装香烟,万宝路多少钱一包,金陵十二钗香烟价格,燃烧的香烟

濟南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出爐

時間:2023-01-29  發布者:sdszbzz 

1月28日,濟南市2023年“項目突破年”工作動員大會上印發了《濟南市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未來三年濟南市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重點任務,努力在十個領域“先行一步”。

按照清單化、項目化思路,《行動計劃》明確了未來三年濟南十大領域第一批1301個重點項目,總投資超過2.4萬億元。《行動計劃》對年度工作任務進行了細化,其中2023年新開工項目545個,總投資超6600億元。

重點一:聚力推動科技自立自強,在高水平創新型城市建設上先行一步

科技創新是實現高質量發展和彎道超車的關鍵。《行動計劃》提出,濟南將推進總投資1920.83億元的90個重點項目,其中2023年新開工項目37個,總投資683.91億元。

構建高能級創新平臺,濟南將加快建設齊魯科創大走廊,高標準建設中科院濟南科創城,積極推進電磁彈射微重力實驗等大科學裝置。發揮好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北方)等重大平臺作用,支持廣安門醫院、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創建國家醫學中心。構筑多層次實驗室體系,謀劃建設黃河流域(濟南)水生生物監測實驗室等黃河戰略重點實驗室。

加強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開展量子科學、腦科學、合成生物學等重大原創性研究,實施高端芯片、人工智能、北斗星動能、氫進萬家等科技示范工程。構建重大產業創新平臺,積極創建空天信息領域國家技術創新中心。

健全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推進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打造黃河技術轉移中心。建設區域人才高地,推動創建濟青吸引和集聚人才平臺,到2025年人才總量突破300萬。

重點二:聚力深化新舊動能轉換,在構建更具韌性的現代產業體系上先行一步

在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方面,濟南將推進總投資3110.49億元的308個重點項目,其中2023年新開工項目154個,總投資754.63億元。

大力培育產業共同體,2025年底前,濟南將先期培育集成電路、工程機械、新能源汽車、透明質酸、生物質材料、空天信息等產業共同體。圍繞構筑數字經濟高地,濟南將增強浪潮云洲等工業互聯網平臺影響力,建設“星火·鏈網”濟南超級節點。用好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建設超算中心、行業數據中心和產業大腦。

濟南將建設現代服務經濟中心,優化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支持政策體系。到2025年培育形成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10個、省級服務業創新中心25個、市級特色產業樓宇30個,總部企業達到200家。增強信息技術服務國家級集群實力,創建生物醫藥產業國家級集群。加快建設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整車等項目,建成北斗導航、AIRSAT衛星星座等未來產業標志性項目,到2025年國家級、省級集群達到8個以上。

重點三:聚力擴大內需戰略基點,在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先行一步

當前國家正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圍繞擴大內需,濟南將推進總投資5420.69億元的267個重點項目,其中2023年新開工項目100個,總投資1292.2億元。

《行動計劃》提出,濟南將建立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庫,編制實施政府投資三年滾動計劃,完善PPP項目清單發布機制,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

努力擴大消費需求,加快山左環球直采保稅展示展銷中心、LAOX跨境商品保稅中心倉等項目建設,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拓展綠色消費、數字生活、生態體驗等消費新場景新模式,推進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城市建設。

推進國際陸港“公鐵空水”四港聯動,抓好國家物流樞紐和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協同臨沂市共建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城市。探索發展離岸貿易、易貨貿易等新型貿易方式,獲外貿進出口資質企業突破1萬家,經濟外向度提高到20%左右。

重點四:聚力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上先行一步

《行動計劃》提出,扎實推進總投資850.39億元的96個重點項目,其中續建項目21個,總投資176.94億元,計劃2023年新開工項目45個,總投資302.41億元。

圍繞加強生態保護修復和污染治理,濟南將加快構建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抓好南部山區整治和黃河生態風貌帶建設,加快推進919處、面積約1996公頃歷史遺留礦山的生態修復治理。到2023年年底前完成沿黃地區入河排污口整治。

調整優化能源結構,推進國家電投黃河流域氫能產業基地、抽水蓄能電站等項目。提升能源資源和水資源利用效率,2025年全市能耗強度較2020年降低14%以上。基本建成節水典范城市,城市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50%。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15萬輛以上。2023年年底前制定碳達峰工作方案,開展低碳、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建設和碳監測評估試點。

重點五:聚力發揮中心城市作用,在服務和落實區域戰略上先行一步

《行動計劃》提出,扎實推進總投資6551.23億元的102個重點項目,其中續建項目33個,總投資3102.9億元,計劃2023年新開工項目23個,總投資1429.6億元。

濟南將塑強中心城市功能,到2025年全市常住人口力爭達到1000萬人,地區生產總值力爭達到1.5萬億元。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爭取商河縣、平陰縣納入省級縣城城鎮化試點。

全力推動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推進大橋組團城市副中心建設,推進城市軌道交通7號線一期等過河通道建設,謀劃設立高鐵北站。主動融入區域戰略,編制實施濟南都市圈發展規劃,促進濟青“雙核”聯動發展,加強濟南臨沂對口合作。

加快完善現代交通網絡。抓好濟濱高鐵、萊臨高鐵等項目規劃建設和對上爭取,加快城市軌道交通二期建設和三期研究報批,推進濟南東站至濟陽有軌電車項目和云巴示范線建設。推進濟南至微山、慶云至章丘、濟南至寧津等高速公路項目規劃建設。

重點六:聚力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在深入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上先行一步

《行動計劃》提出,扎實推進總投資524.95億元的94個重點項目,其中續建項目24個,總投資130.79億元,計劃2023年新開工項目53個,總投資327.76億元。

濟南將推進國家種子實驗室濟南基地、國家東部地區畜禽遺傳資源基因庫、小麥“核不育”和植物基因編輯等生物工程育種項目建設,引進3—5家國際一流種業集團或國內行業領先種業集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在58億斤左右,肉蛋奶產量穩定在100萬噸以上,蔬菜產量670萬噸以上。

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培育章丘大蔥、平陰玫瑰、萊蕪生姜等特色品牌,創建國家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推進優質特色農產品全產業鏈數字化轉型,打造農產品綠色供應鏈。推動農村產業融合,支持商河縣、萊蕪區創建國家級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

重點七:聚力用好“關鍵一招”,在加快建設改革開放新高地上先行一步

《行動計劃》提出,扎實推進總投資990.2億元的48個重點項目,其中續建項目15個,總投資552.03億元,計劃2023年新開工項目24個,總投資348.15億元。

濟南將爭取國家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力爭在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資源環境等要素配置方面獲得更多授權事項。做大做強民營企業,到2025年營業收入100億元以上企業達到15家。健全外商投資促進、保護和服務體系,到2025年實際使用外資達到35億美元左右。加快建設中歐(濟南)綠色制造產業園。推進海峽兩岸新舊動能轉換產業合作區建設。參與山東中日韓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建設。

重點八:聚力推動文化自信自強,在打造文明交流互鑒新高地上先行一步

《行動計劃》提出,扎實推進總投資1509.71億元的48個重點項目,其中續建項目13個,總投資499.03億元,計劃2023年新開工項目15個,總投資259.26億元。

濟南將大力實施“提升城市軟實力創建文明典范城”十大攻堅行動,高水平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推進“泉·城文化景觀”申遺,推動以“二安”為代表的詩詞文化保護傳承和活化利用。打造齊長城、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大辛莊考古遺址公園。規劃建設市博物館新館、市城市規劃館、市檔案館新館等文化設施。促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打造世界級泉水旅游標志區、泉城歷史文化名城核心區和黃河文化旅游帶,做好做多“夜游泉城”產品。

重點九:聚力增進民生福祉,在切實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上先行一步

《行動計劃》提出,扎實推進總投資3097.59億元的210個重點項目,其中續建項目105個,總投資1666.84億元,計劃2023年新開工項目79個,總投資1169.27億元。

濟南將加強共同富裕系統設計,2023年6月底前制定促進共同富裕的實施意見。開展“選擇濟南·共贏未來”等系列就業促進活動,努力促進充分就業。加強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到2025年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90%。加快山東大學龍山校區(創新港)建設,籌建空天信息大學。支持“互聯網+醫療”等新服務模式發展,建好山東省互聯網醫保大健康服務平臺。實施扁鵲精品專科(學科)創建計劃。建設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重點聯系城市、青年發展型城市、國家兒童友好城市、國家嬰幼兒照護服務示范城市。

重點十:聚力統籌發展和安全,在堅決守牢“一排底線”上先行一步

《行動計劃》提出,扎實推進總投資125.74億元的38個重點項目,其中續建項目11個,總投資37.34億元,計劃2023年新開工項目15個,總投資66.56億元。

濟南將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有關部署要求,不斷優化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確保農產品監測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確保成品糧油儲備滿足市場需求15天以上。健全煤電油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自有煤炭儲備基地和天然氣儲備基地。

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堅持“三管三必須”,完善安全生產監管責任體系,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和隱患排查行動,堅決防范各類重特大事故發生。加強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建設,健全完善避災避險設施和應急避難場所。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版權所有:山東省裝備制造業協會 魯ICP備1701678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