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經濟面臨的國際新局面 1.中國經濟的新境地 當下,我們面臨的挑戰比所有其他年度性的事件更加深刻,因為它和我們改革開放40年來經歷過的高速增長的改革而形成的全球競爭格局有關。 在我看來,中國經濟在當前的全球格局之中進入了一個困難境地。 如果說40年前中國是憑借當時的貧窮加上改革開放,以很低的成本進入了全球競爭的話,那么,今天這樣的格局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 發達國家成了我們頭上堅硬的天花板。雖然發達國家內部矛盾重重,同時面臨經濟增長等很多新問題,但是,它們手里掌握的都是今天中國經濟板塊相對非常薄弱的東西。 中國市場要想做“獨到性經濟優勢”,就需要能捕捉到全世界市場都需要的關鍵的產品、關鍵的要素。 我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華爾街給全球經濟“燒了個大洞”。但是,2008年美國有一家公司叫做“蘋果”,它將產品銷售給了全球消費者,就是因為iPhone的產生,重新定義了智能手機。 今年,受疫情的影響,美國經濟也面臨著很大的困難。但是,也有一家美國公司的產品——電動汽車,引起全球包括中國消費者的熱烈追捧,它也有可能要重新定義汽車這個行業。 以上說到的這種“獨到性優勢”,在全球競爭當中始終是高高在上占有主動權的。 特別是在貿易戰、科技戰打到了“卡脖子”的境地,我們每一個人都感同身受——就是有些東西,沒有就是不行。 當下,和40年前相比有很多變化。40年前比中國還要貧窮的國家有很多,但這些國家通常也無法生產出在全世界市場都有競爭力的產品。 第二個例子,比中國開放更晚的、人均收入更低的越南和印度,已經形成了非常強大的產業競爭力,它們在全球投資,產業布置方面非常有吸引力。 現在,如果我們去很多發達國家的超市、Mall(商場)逛一逛,找一些服裝翻翻商標,就會發現印度、越南、馬來西亞生產的服裝的比例在增加,中國生產的服裝的比例反而在減少。 所以,經過40年發展的中國經濟面臨著“上不著天,下不著地,后有追兵,且成本更低”的局面。產業鏈上游,中國的“獨到性經濟優勢”依然非常薄弱,這是當下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 2.中國經濟亟待突圍 此外,現在的問題不單是“靜態的上有天、下有地,我們被夾在中間”。 2007年我在深圳時就討論過:中國經濟叫“突圍”,因為兩頭都被圍住了。現如今,不單單是“獨到性經濟優勢”不足,發達國家和中國的經濟關系處在一個非常復雜、棘手的階段。 中國經濟很多年來都是以“出口導向型”經濟為主,因為國內有大量低成本的生產要素,結合外來的資本、技術、世界市場,特別是發達國家市場對中國開放,形成了大量的出口。 然后,大量的出口就形成了順差,投資環境得以改善,外國資本進入中國。中國的外匯儲備節節上升,從90年代早期的幾百億的美元儲備,變成了幾萬億美元儲備。 美元儲備在中國無法使用,必須去購買美國資產,其中很大一部分花在了購買美國政府的國債以及美國企業的金融產品上,這就構成了我們的外債。 由于資本供應非常充沛,長期以來,美國的金融市場的利息一直非常低,據此優勢能夠刺激消費,大量地進口產品、對外投資。 上述局面就產生了早些時候說的一個詞“中美國”,是指中國和美國合在一起看,雖然美國有巨額的貿易逆差,中國有巨額的貿易順差,但加在一起很好,經濟活動循環運行,效果很好。 但是,這其中依然爆發了2次危機。 第一次就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大量的廉價資本使得美國的資本投資發生扭曲。比如,房地產造成了全球金融的大動蕩。 第二次就是2017年開始的中美貿易戰,美國巨額的貿易逆差,意味著將很多工作甩在了美國境外,這對美國的就業平衡和收入都產生了很大的麻煩。 所以,美國的經濟問題會集中表現為國家政治問題、國際政治問題。 這個局面會影響中國今后的發展和國際的和平環境。其實,很早之前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很多國際研究機構都發出過警告——2003年-2004年多次預警“全球失衡,失衡的突出表現就是美國的逆差和中國的順差形成的剪刀差”。 很多專家和學者研究表明:剪刀差會導致重大的問題。但是,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很多問題都被預言“不會馬上爆發”,時間長了我們會認為這些預言沒有什么了不起。但是,“剪刀差”最后會引起全球格局的重大變化。 3.中美關系惡化的原因 “為什么中美之間的關系突然惡化”,我的看法是由內部矛盾推動的,而這個內部矛盾和全球有關。 簡單地說,世界上有一個貧窮經濟體,一個富裕經濟體。人均資本多就屬于富裕經濟體,反之,則是貧窮經濟體。 人均資本多,生產效率高,收入也就高;人均資本少就需要依靠自然的力量,收入也非常低。如果中間存在壁壘,富裕經濟體過富日子,貧窮經濟體過窮日子,可能幾十年就保持這種狀態“過”下來——二戰之后,至1978年,全球大概就是這個局面。 中國的改革開放把這個壁壘撤掉了。 撤掉以后,資本打通,勞動力在某種程度也被打通。勞動力雖然不能大規模地流動,但是勞動力生產的產品可以出口,等于將勞動力內含在產品里層層運過去。勞動力打通以后,全球的勞動力分配情況都面臨了一個新的挑戰。 什么挑戰? 就是發達國家勞動力和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在同一個平臺上競爭,打通了資本市場。之前,發達國家的資本用于武裝國內的勞動力。現在全世界,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都來爭奪發達國家的資本,大家想想這會導致什么結果。 全球看資本的相對稀缺性極高,工人和工人之間的競爭激烈,其中競爭最激烈的就是發達國家的工人,因為他們的工資已經非常高了。 過去,發達國家的工人不會受到中國工人、印度工人的沖擊。全球化以后,發展中國家的產品和發達國家的產品相互競爭,發達國家的產品賣不動,這當然會影響發達國家的國民收入和勞動人口就業。 所以,發達經濟體內部的收入分配在某種程度上出現了不兼容。這種局面下的全球化,總體來說提高了全球的生產力,對發展中國家的好處更多,但也有受到損害的集團——發達國家受損最大就是勞動力和技能。 比如,蘋果手機的專利和發明權是美國公司的,但是是由中國的富士康代工生產的。美國可以拿到發明者紅利,而資本(方)為發明提供資金而獲得最后的收入,所以華爾街、硅谷都在推動全球化。但是,美國有相當一部分的一些利益集團、藍領工人以及一部分白領是因為受到全球化沖擊的。 國內也一樣,實施開放對我們經濟發展有很大的好處,而且是越靠沿海,好處越大,因為資本從沿海來的。離資本和技術遠一點,不懂英文,不懂對外來往,就要差一點,這是我的看法。 所以,全球化的確是推動了全世界經濟的增長,對不同的利益集團,也有不同的影響,這些問題會反映到意識形態、觀念和政策上。 二戰以后美國的基尼系數(用以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標。基尼系數最大為“1”,最小等于“0”。基尼系數越接近0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趨向平等)大幅度下降,然后停滯了一段時間。 隨著中國的開放、印度的開放,沖擊了全球市場,發達國家的基尼系數往上升了,幾乎達到了戰前的水平,這是非常危險的信號,歐洲的發達國家也差不多。 只看冷冰冰的統計數字沒有什么感覺,但是,轉換現實生活就有問題。 為什么美國爆發“占領華爾街”運動?為什么很多中國公司去華爾街上市? 因為上市是為全球資本服務,賺全球人民口袋里的錢。但還有一些人沒有得到同樣的收入分配,沒有分享經濟增長帶來的紅利,反而出現更嚴重的失業,收入停滯不前,面臨各種各樣的困難,最后成了1%富人和99%窮人的矛盾。 2006年我在美國訪問城市研究的問題,訪問過賓夕法尼亞的一家鋼鐵廠,當時驅車一個多小時去的。這家工廠在當年是鼎鼎有名,美國第一艘航空母艦的甲板鋼材就是這家工廠供貨的,舊金山的大橋也是它提供材料的,現在破敗了。 為什么? 因為全球競爭之下,企業的生產成本高,技術進步沒有后來者快,等到中國的鋼鐵行業起來,在全球市場上一同競爭,美國企業就賣不動了,龐大的工廠“銹”在那里了。 美國有一個詞叫“銹帶”,專指制造業敗落的地區。就是早期從歐洲轉移過來的制造業,在全球開放競爭當中遇到了麻煩。而這也是特朗普競選的基礎——“制造業回遷美國、增加美國就業”。 所以盡管美國的知識分子、經濟圈看不上特朗普,從政治上來看他依然有基礎,這是他的選票票倉和“銹帶”之間的關系。 所以,我們要理解全球化會引起相關方的變化,世界并不會因為中國的高速增長而增長,它會等著你。 二、中國國內經濟的變化 1.成本上漲 貿易順差加大量外資,是好事情,中國從來沒有這么多外匯。進來1美元,央行就要支付6元人民幣。央行的“錢”是基礎貨幣,基礎貨幣進了國內市場會流轉起來,資產價格就會有變動。 如果經濟體內貨幣供應量大,商品資產數量少,資產價格一定會起來。價格連續上漲,就會形成“上漲”的市場預期。實際上,因為大量的貨幣進入國內經濟循環,國內產品大量出口,進而產生上述現象。 所以,每一“美元”的國家外匯儲備,都對應國內的人民幣,好處就是國內“不差錢”。這些“錢”進入了“土地”,進入了生產要素,企業的成本就上去了。 經濟在“不差錢”的環境運轉,企業成本就在極速地提高。我們還有市場競爭的成本,法定的成本。 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期間,名義的GDP增加了8.6倍,工資總額增加8.8倍,稅收增加16.7倍,非稅的政府收入增加了18倍,社保繳納增加28.7倍,最厲害的就是土地出讓金,增加了64倍。背后,就是成本在極速提高。 這個成本不是市場主體“你情我愿”,勞動力競爭導致的,而是法律規定的,不繳納這份“錢”屬于違法行為。 那么,問題來了。企業的“獨到性經濟優勢”沒有上去,而企業成本卻大幅度上漲,這是中國國民經濟面臨的最基本的挑戰。 增長速度從2008年-2010年開始發生變化,從平均9%-10%的增長速度,一下子到了6.5%左右。即便疫情消失,我們要回到高速、中高速增長的難度都非常大,這個難度在我看來是結構性的。 如何對付這個問題? 經濟學教科書的成本永遠都是一條線,什么意思? 就是成本不斷地下降,降到最優點以后,成本線一定會上去。經濟增長、收入翻兩番,倒過來就是成本,這就是經濟。 所以,經濟增長一定面臨成本線上升,上去的成本如何應對? 有兩個辦法對付,也是2007年以來我們討論突圍的兩個主要方向。 第一個方向,用新的辦法來組織生產,把成本線往右下方推,找到一條還可以持續下降的成本曲線。無論是政府改變營商環境,還是企業優化自身生產環境,控制成本永遠有潛力,即我們能夠讓成本優勢持續時間長一些。 第二個方向,花更高的工資雇傭更厲害的勞動力,用更多的資金買更先進的設備,開發新產品,生產附加價值更高的產品。所以,這就是商業世界最重要的東西。 當年通用汽車的老總退下來去辦商學院,在他當院長的時候,商學院就兩個選擇:要么成本領先,要么與眾不同。 用我的話來說,一個是獨特性,一個是持續的成本優勢,這是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趨勢。 2.創新突圍 我們再講講創新突圍這件事情。創新突圍是什么意思? 中國市場是個后發國家。后發國家特點就是等到國內環境和平下來之后,在搞經濟建設時,發達國家早走到前面去了。 毛主席在50年代講過:“中國會造什么?椅子板凳,其他都不會造,不會造汽車,不會造拖拉機,更不會造飛機”。也就是說,有“人”造出來,“我們”看到以后,模仿制造就可以,這就是后發優勢 整個中國龐大的經濟基本上都是先“看到”后“造”。 第一階段,“看到”了也不會“造”,當年是靠蘇聯援助的156個項目,才給中國工業奠定了近代以來一直沒有奠定的基礎; 第二個階段,慢慢會“造”,但“造”不好; 第三個階段,“造”得不好,但是成本低,價格有足夠的吸引力; 第四個階段,提升品質。 在中國,以上幾個階段不同的產業線都在做,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地區重點也不同。 但是全球競爭格局的體系還要再跳一步,跳到哪一步?我們“看到”、“造”的東西是哪來的,是那些國家、產業、公司、原創的——就是“想到”了“造”。 中國人常說“兩彈一星很自豪”。中國在60年代爆破原子彈,而美國在1945年就爆破了原子彈,關于原子彈的論文最早是在1939年發布的。論文里把釋放原子能量的原理解決了,大家就都能有功夫“追”。 所有產品在早期都只是個想法,而想法是在經驗當中產生。發現了原理,我們再看能否利用原理將它變成技術,技術能不能整合成產品,產品能不能形成產業。 中國未來具有很大的可能性,全球上、下也是在“造”的過程,僅僅別人“卡脖子”,我們就想辦法“造”,我們的速度是驚人的,但是還不夠。 3.企業家精神 中國體量大,人口多,已經和平建設幾十年了,想要在“造”的方面更有力,就要真正地在原創上下功夫。作為經濟學家,我認為發展中國家不一定要做這些事。但是,對中國這些年經濟的觀察讓我想到以下幾個問題。 看看全球有多少過剩產能? 無論是政府投資還是民營企業投資的,為什么不能把資源往那個方向投一些?“造”,不一定都會成功,失敗率會非常高。 可是,這么多公司在紅海里面殺價,這么多項目“說停就停”,需要“去產能、去庫存”,要花很大力量才能挑動,我們是不是可以往那個方向走。 我訪問過以色列。以色列是個小國家,國內和平環境遠不如中國。但是,訪問以色列的過程讓我接觸到了很多獨到性的東西,以色列擁有很多大國都沒有的東西。我們都知道摩爾定律,性能翻倍,價格折半。 但是沒有人想過,信息量可以加倍,能量也會隨之加倍。 如何讓信息量儲備上升,熱量不上升,這個關鍵技術以色列的產業界解決了。否則不會有移動互聯網,不會有這么輕薄的手機和巨大的計算能力。臺式電腦還有風扇,手機不可能有風扇。 類似的例子,用以色列舉例可以舉出100個,而這其中體現的其實就是企業家精神。 從窮變富,是一種企業家精神;把產品做好,是一種企業家精神;承擔社會責任,也是一種企業家精神。 今天我們要定義新的企業家精神,就是從大量“看”到了“造”,要在中國實際的經濟基礎之上和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大學、國家研究所和產業企業市場打成一片。 因為講到底,你手里有點獨到性,才有交換籌碼。如果我們永遠在后面,被人“卡脖子”。如果我們能從“看到了造到想到了造”,全球競爭的準度就會有問題。 三、中國產業充滿希望 我認為中國的產業是有希望的,下面舉2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是佛山一家小公司,做的是特種氣體,特種氣體被ASML(阿斯麥)認可,拿到了ASML的證書,用這些氣體,再用光刻機,質量沒有問題。 佛山一家不大的公司,擠進專業領域的名單里面了。它還不僅是做光刻機,而且它的產品已經做尖(端)了。 也就是說,企業光做大、做強還不夠,還要做尖、做硬一點。好的產品越多,中國的民營企業,在全球舞臺上就會有更多的籌碼。 第二個例子是一家深圳的公司柔宇,生產就是柔性屏。 我為什么高度肯定這家公司? 因為早期他們不是看到產品才立項,他們制造柔性屏時,世面上還沒有這個產品。最早是創始人在畢業后,將自己在斯坦福撰寫的一篇論文的原理變成了專利,變成了技術,在深圳投入了生產,年量產1000億個。 其實,這個打法能不能成功,沒有人保證。但是這個做法,值得獲得我們的認可。 中國的企業家,特別是深圳的民營企業家,要在此基礎上再提一個更高的要求:未來五年或是十年,我們都可以在“想到了造”的方向上,“造”出一些新的成就。 這樣在全世界,中國企業才會真正得到尊重。在商業競爭當中,我們才會有更多的籌碼,才能在復雜的世界里有更大的發言權。 總結一下,民營企業現在是“改朝換代”,過去叫“水大魚大”。 所以,今年公布的民營500強企業的門檻與十年前相比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當前的情況是未來全球潮起云涌不光是“水大”,還有中國的民營如何通過改革和創新去突圍,特別是不要將“新”定義為“別人有,我們拿來做創新”。而是要在全人類范圍、全球范圍的“新”這個方向上開始下功夫。 功夫不會一天見效,但是持之以恒做下去,我相信這些功夫會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中給我們奠定一個新的發展路徑,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