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哲學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革命實踐經驗和中國傳統哲學優秀成果三者相結合的產物,是具有中國共產黨人特色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的理論結晶,是指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取得偉大勝利的法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學哲學、用哲學,是我們黨的一個好傳統”。在新時代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教育和武裝全黨,重要的一條是學習和運用好毛澤東哲學思想。 毛澤東哲學思想博大精深,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其要義主要有: 深刻闡明了馬克思主義的主觀與客觀相統一的根本觀點。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主觀思想是客觀事物的反映。只有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使主觀思想與客觀事物相一致,才能真正掌握和善于運用客觀規律。毛澤東同志將哲學基本問題——物質與精神的關系問題轉化為實際工作中的主觀與客觀關系問題。他善于從主觀與客觀關系上總結革命的經驗教訓,認為戰爭的主觀指導符合客觀實際,就能打勝仗,不符合就打敗仗,思想上的主觀主義必然會導致在政治上犯“左”的或右的錯誤。他響亮提出,一切工作要從實際出發,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形成了在實際斗爭中開創新局面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基于黨內錯誤路線造成的血的教訓,在延安整風運動中,他大聲疾呼:實事求是,是黨性的表現,共產黨靠馬克思主義真理吃飯,靠實事求是吃飯;主觀主義,是共產黨的大敵,民族的大敵,黨性不純的表現,只有打倒主觀主義,馬克思主義真理才會抬頭,黨性才會鞏固,革命才會勝利。1953年,他在一次談話中把主觀與客觀相一致提到“中國革命勝利的道路”高度來認識。因此,領導干部在學哲學用哲學時,始終要緊緊抓住解決好主觀與客觀相一致的這一根本問題,要經常問一問,我們的理論、政策、計劃、辦法等是否符合實際,以便少犯主觀主義錯誤,做好工作。 系統地闡述和發展了以實踐為基礎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能動的革命反映論。毛澤東同志闡明了實踐是認識的源泉、認識發展的動力、認識的目的和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強調新的認識只能來之于社會實踐;闡明了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理論與實踐的辯證關系,特別強調要充分發揚根據和符合客觀實際的自覺的能動性;闡明了一個正確的認識需要經過由物質到精神、再由精神到物質,即由實踐到認識、再由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規律只能在搞社會主義的實踐中逐步地認識,要辯證地對待成功與失敗;闡明了真理是同謬誤相比較而存在、相斗爭而發展的規律;闡明了要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自覺地改造主觀世界;闡明了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知與行的辯證關系,揭示了人類認識運動的根本規律。他特別重視和善于總結經驗,認為自己是“靠總結經驗吃飯的”,由此找到了中國革命成功的道路。善于總結經驗是毛澤東同志的成功之道,也是我們黨的成功之道和優良傳統。 系統而深刻地闡明和發揮了唯物辯證法的核心——對立統一規律,并具體化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論。毛澤東同志闡明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認為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社會主義社會仍然存在矛盾,矛盾以揭露為好。他創新性地發揮了矛盾特殊性理論,系統而深刻地闡明了研究矛盾特殊性的極端重要性,以及如何分析矛盾特殊性和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不同的矛盾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原則。他闡明了矛盾著的對立面又統一、又斗爭,由此推動事物的發展,強調發揮自覺能動性促成事物向好的方向轉化,做好轉化工作。他深刻地分析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個性、絕對和相對的關系。他強調,具體地分析具體情況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研究問題要忌帶主觀性、片面性和表面性,防止簡單化、公式化和絕對化,防止一種傾向掩蓋著另一種傾向。 毛澤東哲學思想不僅集中表現在《反對本本主義》《實踐論》《矛盾論》《〈農村調查〉的序言和跋》《論十大關系》和《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等世界觀、認識論和方法論的著作中,而且還集中表現在《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關于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和《愚公移山》等人生觀、價值觀的著作中。毛澤東哲學思想強調,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路線和生命線。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黨的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共產黨員要以革命利益為第一生命,要有大公無私、克己奉公、埋頭苦干的精神。學習哲學不僅要化理論為方法,做一個有智慧的聰明人,而且要化理論為德性,做一個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毛澤東哲學思想精髓內涵豐富,但歸結起來則是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時為中央黨校題寫的校訓“實事求是”四個大字。實事求是,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實踐反復證明,堅持實事求是,就能興黨興國;違背實事求是,就會誤黨誤國。這就是我們在學習和運用毛澤東哲學思想時必須深刻理解和牢牢把握的精髓。 信息來源:《黨建》雜志 何洋/整理 |